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当九月初九的暖阳洒满街巷,我们对长辈的牵挂,早已从传统的登高敬老,延伸到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度关怀。
近年来,随着“养老”向“享老”的观念转型,智能棋盘、回弹健身球、指尖乐器等适老玩具正悄然走红,成为传递孝心、丰富银发生活的新载体,为这个重阳增添了别样的温暖与活力。

适老玩具的兴起,根源在于亿万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爆发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.1亿,占总人口的22%,其中大量“新老年群体”具备更强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意愿,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晚年生活。
电商平台的数据更直观印证了这一趋势:2024年“适老玩具”搜索量同比增长124%,成交量增幅达70%,智能棋盘、手腕球等产品持续热销,折射出老年群体对身心健康与社交连接的迫切追求。
目前市面上的适老玩具主要分为两大类别,精准匹配不同需求:一类是健康促进与感官刺激类,通过不同材质、纹理、软硬度的球体或按摩工具,刺激触觉神经、按摩手部穴位,有效缓解肢体僵硬或关节炎疼痛;另一类是认知训练与大脑锻炼类,以拼图、鲁班锁、孔明锁等为代表,能针对性锻炼老年人的空间思维、记忆力和专注力。
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,传统玩具企业纷纷入局布局银发经济。浙江省云和县专门建起老年益智木玩产业园区,已成功开发出活力康养类、功能促进类、认知促进类、宠物陪伴玩具干预类等4大类288款适老玩具,产品不仅覆盖全国400多家养老机构,更远销韩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。与此同时,义乌、澄海、汕头等传统玩具产地的适老玩具商家数量持续增长,产业集群效应初显,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。

一款优质的适老玩具,价值远不止“娱乐”二字:它既是锻炼手眼协调、预防跌倒的“健身助手”,也是激发大脑活力、对抗认知衰退的“健脑神器”,更能通过在线对弈、社区互动等形式,破解独居老人的社交匮乏痛点,带来珍贵的精神慰藉。
但热闹的市场背后,适老玩具行业仍面临诸多“成长的烦恼”:现行玩具安全标准主要针对14岁以下儿童,适老玩具处于“标准真空”状态,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;不少所谓“适老玩具”只是将儿童玩具简单放大或更换包装,存在零件过小、规则复杂、色彩对比度不足等问题,未能真正贴合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;线下渠道的缺失更让供需断层,社区活动中心、老年服务机构中适老玩具的应用落地有限,许多不熟悉网购的老人难以接触到合适的产品。
这个重阳,不妨为家中长辈挑选一款贴心的适老玩具:陪他们在智能棋盘上运筹帷幄,用回弹健身球舒展筋骨,借指尖乐器奏响岁月欢歌。这不仅是一份节日礼物,更是对长辈精神需求的尊重与回应。
期待未来,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、企业创新的深化和渠道布局的优化,适老玩具能彻底摆脱“边缘品类”的标签,成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届时,每一位长辈都能在“玩”中收获健康,在陪伴中感受温暖,让“老有所乐”的美好愿景,真正照进每一个夕阳红的日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