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今天的生活中,有称为“杂货”的物品存在。“杂”这个字,可以指“不能分类”,或“混杂了不同东西”的意思。每个时代都会渐渐渗透外来的生活文化与新习惯,融入生活之中,而能够象征日本人生活史的就是“杂货”了。
通过探索、挑选、购买、使用、装饰、配搭等行为与经验,再次发现物件本身的魅力,为生活带来趣味,“杂货”不知不觉成为现代人生活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物品。这个展览将“杂货”的使用环境与感性一面,俯视世界独有的文化,重新注目于设计的魅力。
我们“拣选”、“购买”生活用品的行为,正好反映我们“如何生活”。
杂货,是生活留下的一点甜头
时至今日,“杂货”所代表的含义早已超越了零碎的生活用品本身,成为了人们对恬淡日常的向往,也成为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杂货是消费社会中用来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,但同时也是身不由己地生活在社会重压之下的人们,所能给予自己为数不多的一点补偿。
难以避免的加班与高强度的工作,不断压缩着我们对于业余生活的要求。一个工位中的螺丝钉,在喘息的片刻下单了某个没必要买但是赏心悦目的杯子,也算是短暂地脱离了工作带来的异化,拥有了片刻“我在好好生活”的感觉。
城市生活中频繁的搬家让我们不敢购买大件的家具,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资格一边说着“房子是租来的,但生活不是”,一边大肆改造自己的房间 。
就像《三十而已》里面,主角之一的王漫妮作为拿着高薪的奢侈品柜姐,却依然不敢买一个饮水机,她的独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:一个饮水机只要一百块,但是我负担不起带着饮水机搬家的代价,所以只配用饮水泵。
这时候出现在生活边角里的杂货,又像是一种代偿机制,填补了某些我们无力完成的空洞:大件家具郑重得像是一个承诺,而杂货则是能在生活里找到的一点甜头。
现代语境下的杂货文化,看起来像是口红效应的一个翻版,是一种用处不大的安慰剂。
但是断舍离总是那么难,可能因为人类就是一种又胆怯又期待被拯救的生物吧,哪怕是闲逛时遇到的一柄雨伞,一张贴纸,也想从里面偷到一点点继续走下去的勇气。
原来,值得的事情还有这么多 。
我迷失在杂货店的时间里,找到了作为螺丝钉以外的、对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。